【2011工博会】工博会评奖部副部长马静谈“有效扩大工博会奖项影响力”

【主持人的话】

         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11年11月1日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工博会”将紧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高端制造、国内外两大市场交易平台,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继续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2011年11月1日(周二)11:00--11:20,工博会评奖部副部长马静做客东方网,谈“有效扩大工博会奖项影响力”。欢迎收看!

        聊天现场    视频回放    2011工博会专题

   【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东方网的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收看东方网在2011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现场为您带来的在线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郝静芳。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作客今天节目的嘉宾是,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评奖部副部长、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先生,您好。请您来到节目当中,是不是也跟网友朋友打一个招呼。
  
  [嘉宾马静]: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工博会我们东方网也采访很多年了,我们发现每年都有评奖环节的设置,作为一个博览会为什么要设立评奖的机制呢?  
  
  [嘉宾马静]:中国工业博览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是我们国内最好的一个工博会。为了进一步扩大工博会展项的影响力,提升整个工博会的水平,我们相当重视,除了展会功能以外还有一个评奖功能,评奖功能的设置主要还是促进展会能够更好地提升影响力。另外,更多的是通过评奖来促进我们自主创新、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促进我们整个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这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促进作用。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工博会到现在已经13届了,从第一届就有这样的评奖环节设置吗?
  
  [嘉宾马静]:我们是从2001年开始有评奖的设置,前三届还没有。
  
  [主持人]:整个评奖过程走到现在也有十年的时间了,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十年当中每一次的奖项评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嘉宾马静]:我们的评奖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也是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我们的奖项设置从原来的金银铜奖,在过程当中又增加了创新奖,当然也增加过其他的奖项,后来为了更凸显我们奖项的含金量,增加聚焦力度,到现在为止就设置了四个奖项,金银铜和创新奖。十年以来,总的情况还是基本顺利的。回顾总结来看,总共评出来363项奖项,其中金奖是35项,银奖有96项,铜奖有121项,创新奖有111项。尤其是金奖,看看当时的发展水平,还是体现了金奖的总体门槛要求,就是金奖要有金奖比较重的技术含金量,比较好的社会效益,比较多的专利,基本符合评奖的要求,也跟我们中国国际博览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
  
  [主持人]:每年工博会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当中也特别提到了振兴新兴产业的内容,不知道今年已经申报评奖的产品,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呢?  
  
  [嘉宾马静]:随着整个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每届工博会技术上都上一个新的台阶。参展的都是一些高端的技术、最新的技术,一些好的产品来参与。报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当今形势发展下好的技术、先进的技术、好的产品来参展。应该说,一届比一届技术含量高、水平高。
  
  [主持人]:有很多网友或者说参评的单位来说,从每年5月份到9月份期间已经在收集评选的产品,但一些参与者还不明确是不是适合申报,到参展的时候才想到申报,是不是有机会呢?
  
  [嘉宾马静]:今天是开幕式了,现在还有机会,我们评奖的窗口还开着,按照规定来说,每年5月份随着招展公告的发布,我们评奖的通告也跟着一起发布了,就可以参与我们资料的申报、评奖申报的工作了。一直到现在开幕式,正式开始展览,这两天当中还在不断地发现或者寻找、挖掘,以及动员一些有更高水平的、更新技术的参展商来参与我们的评奖工作。

[主持人]:另外还有人想问,工博会毕竟是专业性特别强的博览会,对于各个奖项的评选来说也是非常专业的,那么整个评选的专家组是由哪些人来组成的呢?  
  
  [嘉宾马静]: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们是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不是上海的工业博览会,既然是中国又是国际的,我们的评奖工作要和中国工业博览会的要求结合起来,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我们的评奖也需要具有国际化的水准,我们也朝着这方面去努力。今年有了比较大的改进,首先尽量邀请国际上、海内外的专家来参与评审。今年国外专家占了10%,兄弟省市来的专家,占了50%,上海的专家来的比例就缩小了,以前是上海的多,海外的少。我们先现在尽量邀请国际上有水准的专家来参与评审。  
  
  [主持人]:那么整个评选过程当中是怎样的评选标准呢?
  
  [嘉宾马静]:金银铜奖和创新奖都有严格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金奖,金奖的原则上有三个大的条件:第一,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要取得重大的突破,而不是一般的突破,技术水平要符合整体发展的趋势。第二,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对经济、对社会的效益,有比较显著的或者是比较明显的效益。第三,这个产品有比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奖主要是体现产品的科技成果,可能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接受,但是技术的创新性相当好,它的潜力相当大,另外也是在这次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当然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专家评选以后,才可以作为创新奖的资格。
  
  [主持人]:从整体的发展规划上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创新方面,我看到每年也有很多的首发产品出现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展会期间,是不是也根据这样的特色来设立的呢?
  
  [嘉宾马静]:对。我们中国科技教育资源还是相当发达,有科学单位、研究单位和教学单位,他们擅长搞研究和创新,进入市场化还比较慢,或者说要到后一阶段。但是前一阶段研发的潜力、积极性相当高,把他们研发的成果要在展会上展示出来。所以,很大一块是科研、教育产品的展示。
  
  [主持人]:我们知道,对于工博会的评奖也提出了不少的要求,希望整个奖项的设置和评选过程能够和每一届的工博会有更好的结合。作为这方面,我们做了什么样的工作和考虑呢?
  
  [嘉宾马静]:工博会的评奖工作每年都在改进。刚才说了,主要是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参展的数量,以及来自国外的参展比例,我们工博会越来越体现出是一个国际化的工博会,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现在工博会里面,国外来参展的比例已经上升到30%左右。我们兄弟省市的,上海以外的国内的参展单位已经达到46%,我们上海现在是24%左右。可以看出上海的比例在降低,外地的比例在增加。而且相当多的国际著名大公司,80%是一直来参加的。所以,国际化的水平在提高,技术水平也在提升,由此对我们的评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国际化的惯例来做好评奖工作,更体现国际化、专业化,更体现权威性。所以,在评奖环节当中,专家的数量、专家的结构、宣传推广,我们的政策支持,我们最终的颁奖工作等等,都进一步体现我们的工作水平。而且我们最近还考察了德国汉诺威展会的评奖,学一学他们的做法理念,在明年的工博会评奖可能还有大的变化。
  
  [主持人]:每年我们采访的过程当中都会聊到汉诺威,因为大家说到工博会的时候,通常会把这两个工博会进行比较。在整个“十二五”的规划当中,我们也看到对于工博会的发展和定位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对于整个评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奖项评出来的影响力,希望向汉诺威看齐。对于这样的中长期发展,我们做了什么准备呢?
  
  [嘉宾马静]:一个是对国际的惯例要了解,国际上的工作机制要了解,我们做了一个方案。总的来说按照国际的惯例,提升我们的影响力,策划明年的评奖工作。
  
  [主持人]:节目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对于今后工博会奖项的发展,您有什么期待呢?
  
  [嘉宾马静]: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初步设想,到2020年总体工博会的水平要达到汉诺威工博会的水平。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提升评奖水平,我们的评奖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在大型展会上有评奖功能的展会。我们要按照国际化的惯例,逐步把评奖工作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有权威性,和汉诺威工博会看齐的一个评奖水平。
  
  [主持人]:非常感谢马部长来到节目当中作客,也感谢各位网友朋友的收看,从今天起在接下来的三天当中会一直在工博会现场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消息。感谢大家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2011-11-1

(转自http://chat.eastday.com/eastday/node3521/node144492/chat/zxft/u1a6179950.html